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党建 >> 正文

学生党建


奏响前进之声,传承中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今天,外院君就为大家介绍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等八个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快跟随外院君的脚步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改革开放精神

1978年12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确立了中国将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方针。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后到城市。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明确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3年风雨同舟,43年披荆斩棘,始终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砥砺奋进。这种源于改革开放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力量,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力量,是互利合作、命运与共的力量。踏石就要留印,我们将进一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让改革开放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辉。

 

 

(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特区精神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特区精神既是历史的,也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经济特区“颜值”和“气质”兼修,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表达,有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精神只有永续涵养,方能永葆活力。站在新起点上,我们依然需要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邓小平同志为特区题词)

 

 

(深圳经济特区灯火辉煌)

 

抗洪精神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开展了气势恢宏、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斗争。经过两个多月的顽强拼搏,抗洪英雄们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成功地保卫了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的安全,保卫了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灾害的伟大壮举和辉煌业绩。9月28日,在表彰大会中,江泽民高度评价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深刻总结了抗洪抢险的成功经验,精辟阐述了伟大的抗洪精神,明确指出:“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人们敬重抗洪英雄,流传抗洪精神。

 

2020年入汛以后,我国多地再次经受暴雨洪水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人民军队和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抗灾救灾的磅礴力量,再次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洪壮歌。

 

       

(英雄们在一线抗洪)

 

抗击“非典”精神

2002年11月,我国一些地区发生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疫情,面对非典型性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相互支援;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科技工作者夙兴夜寐、全力攻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奋起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疫病。在全国上下与"非典"病魔斗争中,我们看到源自民族灵魂深处强大的凝聚力,感受到团结向上的“非典”精神。“非典”精神涵盖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它对于现在的疫情抗击战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万众一心抗击非典)


抗震救灾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1966年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大地震,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

 

灾害无情人有情,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多次战胜无情的大地震,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并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提炼了党和人民在对抗天灾时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激励党和人民砥砺前行,大地震可以震动山河,却不能震垮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消防官兵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载人航天精神


    1992 年9 月21 日,我国航天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02 年3 月25 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航天科技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2003 年11 月7 日,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昭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载人航天精神高扬了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帜,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长征五号复飞成功)

 

劳模精神

 

在我国工人阶级中,有一个闪光的群体叫劳模;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有一种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他们崇尚“劳动美”,创造“劳动美”,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对新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人人成为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创造“劳动美”中实现奋斗价值。

 

 

(工人阶级伟大,劳动光荣神圣!)

 

青藏铁路精神

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是党和政府做出的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是藏族同胞与全国各族人民的连心路,是雪域高原迈向现代化的腾飞路,也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不断创造非凡业绩的奋斗路。一条青藏线,穿越历史和未来;一条通天路,寄托梦想与期待。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1800多个日日夜夜,5度炎夏寒冬,十多万建设大军在“生命禁区”,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挑战极限,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青藏铁路建设者以敢于超越前人的大智大勇,拼搏奋斗,开拓创新,攀登不止,在雪域高原上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新的丰碑,也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建成青藏铁路这一壮举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青藏铁路精神将永远光耀神州大地。这种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是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一条通天路,寄托的是梦想与期待)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亮丽的中国风景,也是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发出的璀璨光芒。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发扬光荣传统,永远把中国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上一条:心系人民 含英咀华——英语专业本科生党支部开展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习——中国精神,永不倒塌的精神界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