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辑出版 >> 亚太翻译与跨学科研究 >> 正文

亚太翻译与跨学科研究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九辑)》


A3F1A


主办单位 / Sponsors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广西大学

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

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

主编 / Editor in Chief

罗选民

副主编 / Associate Editors

陈兵(常务) 李文婕

主编助理 / Editorial Assistant

王巍巍

编委 / Editorial Board

Anthony Pym,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Bao Chuanyun, 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Monterey, USA

Edwin Gentzler,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USA

Frank Austermuehl,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Henrik Gottlieb,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Isabelle Rabut, 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 France

Jeremy Munday, University of Leeds, UK

Lawrence Venuti, Temple University, USA

Luise von Flotow,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Michael G. Watson, Meiji Gakuin University, Japan

Phrae Chittiphalangsri,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Thailand

Robert Neather,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Vicente Rafae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Xie Shaobo,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

Zheng Binghan, Durham University, UK

陈国华,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德凤,澳门大学

刘士聪,南开大学

刘树森,北京大学

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

单德兴,台湾中研院

孙艺风,香港岭南大学

谭载喜,香港浸会大学

王宏志,香港中文大学

王克非,北京外国语大学

宁, 清华大学

谢天振,上海外国语大学

钧, 浙江大学

杨承淑,台湾辅仁大学

仲伟合,澳门城市大学





目录


(第九辑)




卷首语


特稿

张隆溪[中国香港] 著/马丽娟 译

隐喻与翻译 1


口译教学研究

王巍巍

本栏目主持人语 14

穆雷、王巍巍

借他山之石 助口译教学---从日内瓦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项目看我国口译师资培训 15

张丽华

形成性过程反馈在同声传译教学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基于日内瓦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口译教学模式的思考 24

钱芳

依托项目学习模式下MTI传媒口译课程教学设计 38


中译外研究

石春让、谭潍杉

用真情传播乡土的芬芳---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中乡土歌谣的翻译与启示 49

隋英霞、高秀雪

原型范畴理论下《道德经》中“身”的英译研究 60

程华明

汉乐府民歌《上邪》及其六种译本经验功能对比研究 74

郭翠红、刘珂、王树槐

文化自觉视域下“法家”之英译考辨 86

陈代球

意象改译机制论⸺ 以旅游对外变译为例 97

毕墨

顺应论视角下《我们仨》德译本中汉语文化元素德译分析 110


外译中研究

张生珍、汪涟

儿童文学批评理论文献在中国的翻译现状---以《世界儿童文学百科全书》为例 119

白立平[中国香港]

吴宓对白璧德著作的译介 128

周复初、徐淑瑛、王世平[中国台湾]

汉译圣经书名的演变 139

刘玉红、柏敬泽

华兹华斯《象由心生》一诗的认知诗学读解及译文解析 153

鲍晓婉

从传教士汉译小说《红侏儒传》看基督教文学在中国的本色化 164

曹琪琳[中国澳门]、张欣

意第绪语是希伯来语的白话?---希伯来语、意第绪语与中国白话运动的因缘际会 177


学术动态

李东杰、林嘉新

史学史视角下翻译史跨学科方法与学科元反思--- 以《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为例




卷首语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汇聚国际化编委会成员,旨在为亚太地区翻译理论学者和翻译实践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跨学科、跨地域和跨文化的翻译研究,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作为劳特利奇出版集团旗下刊物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的国内中文姊妹刊,《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Asia Pacifi­c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Studies)也是中国英汉语比较协会每年主办的两个论坛(亚太翻译论坛,东方与西方:国际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高峰论坛)的中文刊物。第 1-8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九辑起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本刊将一如既往地推出亚太地区和国内高质量的翻译论文,促进国际学术的跨文化交流。


本着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刊原则,《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对来稿采取双向匿名评审和编委会集体审稿相结合的制度,本刊设有“集刊特稿,论坛主旨发言,理论探讨,口译研究,中译外研究,外译中研究,译者研究,案例分析,汉学家典籍翻译研究,翻译史研究,研究生沙龙,学术动态”等常设栏目,并根据需要不定期设立一些其他栏目。本刊为半年刊,每年出版两辑。由于疫情影响,本辑是《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的第九辑,共收录17篇论文,归入五个栏目:本刊特稿、口译教学研究、中译外研究、外译中研究、翻译史研究。


本辑特稿为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的《隐喻与翻译》,由清华大学博士后马丽娟翻译。本文中探讨隐喻与翻译之间的联系,澄清可译性以及跨文化研究中的不可译性问题。张先生以中西文学作品中“十字路口”这一隐喻模式的不同变体为例,证明人类基本经历的共性以及跨越文化差异的共同概念化隐喻结构,认为隐喻同翻译一样,作为一种转移行为,在传达复杂概念时十分有效,精彩的隐喻总能突然揭露出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之间隐藏的惊人相似性,教会我们看待事物的新方法,让我们察觉出天地万物之间隐秘的象征性关联。论及(不)可译性时,张先生认为尽管确实存在不可译的词句、尽管困难重重,但文本是可译的,因为可译性根深蒂固在所有语言的本质以及它们共有的意图性中;充分翻译自相矛盾地保留了“其自身不容被翻译的要素”,即译者不应该归化文本的异质性,但可以允许该异质性在翻译中得以体现;将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来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宽学界对翻译本质的深刻认识。


本辑新增“口译教学研究”栏目,收录3篇文章。近年来,随着全球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一系列前沿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口译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需求与挑战,口译教育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鉴于此,“口译教学研究”聚焦新形势下口译教学师资建设、课程管理、教学方法、评估反馈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希望为口译教学和实践提供相应指导的同时,也丰富口译教学研究的相关成果。穆雷与王巍巍的文章回顾并反思了口译教学的“广外模式”,描述我国口译师资培训的现状与需求;总结日内瓦大学高翻学院口译师资项目特点,探讨了我国多语种口译师资培训的路径;根据日内瓦高翻口译师资培训的特点,他们提出目前我国口译师资培训看待亟待解决的问题。张丽华的文章重点探讨形成性过程反馈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日内瓦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口译教学项目的了解,反观国内口译教学,认为口译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型模式,实现“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换”。钱芳的文章结合PBLI模式,着重介绍了传媒口译课程的专题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实施以及评价反馈等环节,并就专题类口译课程如何实现锻炼学生主题知识习得能力、巩固口译技能等目标提出了建议;她认为传媒口译等专题类课程应允许口译教师探索更多元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模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口译能力、培养专业化口译人才的目标。


“中译外研究”栏目共收录6篇论文。石春让和谭潍杉的文章“用真情传播乡土的芬芳——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中乡土歌谣的翻译与启示”描述了《生死疲劳》中乡土歌谣的界定、特征及功能,分析了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中乡土歌谣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作者认为葛浩文对《生死疲劳》中乡土歌谣的成功翻译,为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隋英霞和高秀雪在原型范畴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阿瑟·韦利和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中“身”的概念。“身”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构建的独特范畴,是表达其身体观的重要概念,反映了老子对当时社会、历史、自然规律的深刻体认。通过构建“身”在两译本中的语义网络图,并将其与原文的语义图进行对比,作者发现,两位译者对“身”的范畴重构基本符合原文语义,但韦译与原文的契合度更高。韦译较准确地再现了老子的身体观,而林译侧重“身”的精神性;作者认为原型范畴理论对典籍哲学著作重要概念的英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一定要考虑译者的认知主体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程华明的研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系统角度分析了《上邪》的原文及其六种英文译本,通过分析各译本在过程类型、参与者及环境成分三个方面的异同,聚焦于译本的经验功能分析,这不仅对指导中国古诗英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诗歌译本研究的视角,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在“意像改译机制论——以旅游对外变译为例”一文中,陈代球认为,汉语旅游景点意像的英译处理,译者须遵守英语旅游景点意像构建的语言规范,对原构意像的信息内容构成和传递手段进行变通。基于汉英旅游景点意像构建在信息构成和信息传递方式两方面截然不同的语言规范,作者提出了五种改译机制,即偏值信息改偏归正机制、措辞改丽为朴机制、语言单位改独为从机制译、叙述视角改变为定机制以及句子语气改陈为祈机制。毕墨的研究以杨绛《我们仨》中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德译为切入点,从顺应论视角对文化元素的德译进行了基于实例的分析,作者认为这些翻译方法既顺应了源语的作者意图,又顺应了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促进理解的翻译目的。最后,她还归纳出“扩充式解释性翻译 + 文外补充式解释”的翻译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已有的十种翻译法。


“外译中研究”栏目共收录 6 篇论文。其中张生珍与汪涟的研究首先梳理了现阶段世界儿童文学理论文献翻译的代表性成果。他们发现国内世界儿童文学理论文献的翻译数量不多,很多真正有价值的儿童文学批评文献并没有得到翻译,这导致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关系的深入研究缺乏充实的资料基础。他们以《世界儿童文学百科全书》为例,提出具体的译前译中翻译思路和多语种集群合作的翻译策略。同时,为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他们进一步指出,翻译中应遵循源语文本原则,发挥团队多语种优势,坚持从文章首次刊发时所用的文字来翻译,努力开采文论资源的原生态,不做外国文论译介上的二传手。白立平在其文章中描述了吴宓在哈佛师从白璧德的情况、吴宓回国后与白璧德的书信来往、以及吴宓翻译白璧德著作的情况。该刊译有不少白璧德的著作以及与新人文主义思想相关的文章,其中吴宓的贡献最大。从《译者识》中可以看到,吴宓把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看作是使中国摆脱种种困境的一副良药,甚至是不二法门。在“汉译圣经书名的演变”一文中,周复初、徐淑瑛和王世平发现《圣经》汉译的研究视角渐趋多元化,然而汉译圣经的书名如何因政治和文化等因素而演变仍待深入探讨。结合不同时期汉译圣经书名的特点,他们将圣经书名汉译的演变趋势归纳为:从《神天圣书 : 载旧遗诏书兼新遗诏书》或《新遗诏圣书》或《新旧约全书》演变为以《圣经》为主、从以“遗诏”为主演变为以“约”为主、以及从以“旧新”为主演变为以“新旧”为主。第一种演变的主因在于“圣经”所指涉的改变,第二种演变主要是出自政治避讳上的考量以及受“百万新约送中国”运动的影响,而最后一种演变,一方面是受有些文人对天主教与耶稣教的评比偏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文人借耶教新旧约之别,以倡孔教今古文的对比。刘玉红和柏敬泽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了华兹华斯《象由心生》一诗,基于文本细读,刘、柏二人运用图形 / 背景关系、认知语法和概念隐喻这三个工具,深入探讨《象由心生》如何淡化物理的人,淡化人外在的行为。在“从传教士汉译小说《红侏儒传》看基督教文学在中国的本色化”一文中,鲍晓婉探究了来华传教士及其中国助手将基督教文学本色化的方式,鲍认为杨格非有丰富的在华经验,向来积极灵活地推进文字事工。而合译者沈子星中国文人出身,对基督教思想文化也有长达二十余年的深入了解。正是由于这种质素的中西合作,他们才能很好地操控文本,进而实现基督教文学在中国的本色化。曹琪琳与张欣的文章“意第绪语是希伯来语的白话?——希伯来语、意第绪语与中国白话运动的因缘际会” 解读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新文学运动先锋对意第绪语及其文学的误解,在梳理意希两语的渊薮关系、钩沉彼时意第绪语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历史以及语境逻辑后,曹与张发现这一误解有因可循。由于新文化运动对文学语言的新旧更迭过于执着,导致考察世界文学的眼光也困陷在新旧的二元对立中,所以胡沈等人才误将意第绪语认为是希伯来语的白话。


“翻译史研究”栏目中,李东杰与林嘉新讨论了史学史视角下翻译史跨学科方法与学科元反思。他们指出,该书所提供的史学史视角对于翻译学和翻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书中提出的“翻译史学史”这一新范畴,从翻译学角度看,以史学促译学,推进了翻译学研究的深化,也加强了史学与译学的互动与联系;从翻译史角度看,以史学史促翻译史,通过总结不同时期翻译史学的发展演变,深化了对翻译史学科自身的理性认识、反思和确立。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一以贯之的办刊定位:一是吸收翻译学、比较文学、人类学、文化研究、诗学等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前沿成果,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史的热点学术问题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二是凸显跨地域的国际化研究成果,特别是聚焦亚太地区的相关研究,注重“求真考实、究理探新”,例如本期各个栏目就注意兼容并蓄收纳了港澳台学者的翻译研究,而不仅仅是国内学者的相关成果。本刊特别注重刊登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的相关研究,我们热切欢迎更多学界同仁提供优质稿件,希望在此平台刊登更多独立思考有见地的学术成果,共同完善这个展示亚太地区翻译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关注全球在亚太地区翻译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强国内外翻译研究的互融互通,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主编

 罗选民

 2020.9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邀稿通知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旨在为译界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亚太地区翻译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亚太地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学者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推动该地区翻译研究的发展和以翻译为媒介的文化输出,并最终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本集刊将展示亚太地区翻译研究领域最新的重要成果,涵盖人文与社会学科研究的诸多领域,如文学、语言学、历史、艺术、媒体与传播学、文化研究、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力图从跨学科的角度呈现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真实概貌。常设栏目有“理论探讨”“案例分析”“翻译的文化记忆”“翻译批评与鉴赏”“翻译学术动态”等。


本集刊2015年创办,一年两期,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本集刊现已发行七辑,所有刊发论文都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我们希望能邀请到您共同建设我们的集刊,若您有未发表的文章希望发表,欢迎投稿,或者您也可以推荐相关稿件给我们,我们将进行严格的匿名评审。文章一经录用,我们将选择最近的一期为您发表。


稿件形式:研究论文、综述报告等。


投稿方式:投稿到邮箱fanyi_yanjiu@163.com(邮件统一命名格式: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文章标题”)


投稿要求:

1. 本集刊接受中文或英文稿件,均需包括中、英文提目、摘要、关键词(不多于五个),个人简介(150字以内),科研项目信息;

2. 稿件需题文相符,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简明、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3. 未曾在国内外期刊以及会议上发表;

4. 论文采用Word格式,来稿字数以8000~10000字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也可适当减少或者增加字数。


上一条:《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征稿启事 下一条:期刊动态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九辑)》即将出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