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学跨学科沙龙|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与研究
9月27日下午,由广西大学科研院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校团委协办的汇学跨学科沙龙“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与研究”于外国语学院求是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跨学科沙龙由外国语学院严辰松教授主讲,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梁燕华教授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亢琳、文学院助理教授宁瑶瑶及众多师生到场交流学习。
严辰松教授是广西大学君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鉴定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原副会长)、英汉语言对比学科委员会主任、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功能-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英汉语对比、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出版专著《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汉语否定构式的认知研究》等,在《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国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现代外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严辰松教授讲解中)
(梁燕华教授主持中)
沙龙伊始,严辰松教授介绍众多“基于使用的模型”,这些研究取向主要关注语言使用对语言结构的影响。严辰松教授详细地向在场听众讲解语言建构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即人具备的生理条件和基本认知能力是内部条件,日常大量、反复出现的语言事件或用例是外部条件。此外,个体语言和一般语言、使用频率、浮现及构式在语言建构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随即,严教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语言的表征。关于联通表征中的图式,严教授利用邵逸夫楼不同比例的地图深入浅出地讲解该特征,并指出Langacker将语言比作山脉,让听众对语言这个抽象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最后,严教授总结基于使用的模型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例如,语言知识,包括词项、结构和语法,是在使用中浮现的,有随机性质,并动态变化。
严教授讲座结束后,来自不同学院的老师开展跨学科对话。文学院助理教授宁瑶瑶老师从不同学科视角发起提问,严教授则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最后,梁燕华教授总结并高度赞扬严辰松教授此次沙龙的价值,同时也提出问题:与传统语法相比,基于使用的模型具有什么优势?严教授则认为,从大量语言实例总结出来的规则更具有说服力,更符合我们对语言的感知。
(文学院助理教授宁瑶瑶提问中)
本次跨学科沙龙为广大师生带来“基于使用”的研究介绍,启发听众站在生成语法的另一面思考,跨学科沙龙的模式也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启迪学术研究新思路,令广大师生获益良多。在阵阵掌声中,本次沙龙圆满落幕。
(师生合影)
图片:陆思思
文案:吴艳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