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研究动态


导师有约|神谱、民族性、主体性:《布洛陀史诗》中“神”译探析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的角色非常关键。为促进导师与学生间更有效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激发我院研究生学术研究热情,11月19日下午,主题为“神谱、民族性、主体性:《布洛陀史诗》中‘神’译探析”的“导师有约”系列活动在外国语学院逸夫楼215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关熔珍教授主讲、白佳芳副教授主持,吸引了外国语学院广大师生前来参与。

主讲人关熔珍教授是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任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学名师、教育部认真负责鉴定专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广西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著作10余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横向项目1项。曾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社科三等奖、科学技术三等奖、教学成果三等奖。

(图为关熔珍教授)

讲座开始,关熔珍教授首先通过分享自身读博经历,向同学们说明了参加学术讲座的重要性,并倡导同学们将阅读每一本书籍的自身感悟都上升至研究高度。无论是工作或生活方面,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虚心听取他人的有益意见。关教授积极的学习理念和方法深深启发了在场的同学们。

本次活动由斯皮瓦克翻译的主要观点、《布洛陀史诗》中“神”译的探析及文化自信三方面具体展开。关教授首先介绍了《布洛陀史诗》的基本内涵,这是一部壮族传统经典的长篇原始叙事诗。紧接着,关教授通过展示知网的定量统计数据,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该诗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此现状正是关教授对其展开研究的动因。采取何种能够契合广西民族文化外宣的方式,使相关文化文本体面、有尊严地在西方语言文化中立足,关教授的答案是斯皮瓦克的翻译理论。其主要翻译观点为“阅读即是翻译,翻译即是阅读”;“有爱的翻译”和“翻译的帖服”。斯皮瓦克的翻译以解构主义为基础,在政治、文化维度下展开。由此,关教授指出翻译是在自我与他者、同一性与差异性之间转换的过程,强调表达他者、凸显他者的差异性和异质性。

(图为关教授讲述其对于“神”译的探析)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神谱被广泛挖掘出来,不断丰富着世界民族文化。神谱文化往往需要通过翻译进入英语世界,为全世界所认知。而在英译的过程中,世界各少数民族的神谱如何保持其原初的神谱独特性是译者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关于《布洛陀史诗》中“神”译的探析,关教授首先分析了中文的“神”在英文中的对应单词并逐个分析其意象。随后,她通过分析史诗中“神”的英译表达是否合理得出结论,即壮族神谱在英译后失去了其民族独特性。对此,关教授给出了翻译处理方法——发挥翻译作为索引的作用,使用专有名词加注或副文本形式。其最终目的在于让西方读者意识到壮族神谱的独特性,构建民族的知识话语体系,引导读者去关注异质文化的他者,关注一个与西方神谱不一致的布洛陀祖神。

最后关教授谈到,关于《布洛陀史诗》的研究与我国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理念一脉相承。译者翻译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升华,往国家意识靠近,落到我们学生个人则需要加强对国内翻译策略的学习,而不是一味钻研更适用于西方语言翻译的国外翻译理论。

(图为同学们的积极提问)

活动最后,关教授悉心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翻译的“爱”要不要太满、斯皮瓦克翻译“陌生化”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区别,以及读书生涯是否遇到“瓶颈期”等三个分别关于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另外,关教授还指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并要懂得感恩生命中的“贵人”。

外国语学院本次“导师有约”活动不仅帮助导师了解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作为一种情感的交流,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距离。未来,我院将会举办更多相关活动,实现互动式的“教与学”。

(图为活动师生合影)


文/李抒洹

图/唐艺

编辑/陈月圆


上一条:介子学术讲坛|第五十九讲“泰语语音文字阐释” 及“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 下一条:讲座|隐喻:英汉互译深层语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