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学科群在学院融通厅成功举办第十一期“译坛清音”学术沙龙活动。本期沙龙活动由我院24级翻译学研究生王奇同学和谢媛同学策划主持,主讲人为22级翻译学袁历同学、24级翻译学黄伟同学和24级英语语言文学蒋巧云同学,邓联健教授和袁卓喜教授作为点评专家出席本次学术活动。

(活动海报)
袁历同学作为本次沙龙活动的第一位主讲人,以《翻译修辞视域下时政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译本为例 》为题,介绍了其论文的研究背景、翻译修辞与时政外宣的关系,并对翻译修辞视域下的时政文本翻译策略进行解析,指出“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段可使译文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袁历同学的汇报具体全面,让大家对翻译修辞和外宣翻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袁历同学作报告)
黄伟同学的学术报告题为《翻译研究和记忆研究——兼评大翻译》。在报告中,黄伟同学聚焦“大翻译”理论,梳理文化记忆的发展,探讨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大翻译”中的核心概念,指出“大翻译”的跨学科性、互文性等特点。黄伟同学的报告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翻译研究与记忆研究的内在关联,并基于对“大翻译”理论的理解和思考提出该理论未来在应用层面的研究方向。

(黄伟同学作报告)
蒋巧云同学以《<老人与海>中“and”一词的翻译探析——以孙致礼中译本为例》为题,分享了自己的选题来源、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在研究中,蒋巧云同学通过词频统计、案例分析等方式,探析“and”这一小词在孙致礼译本中的翻译,得出“and”在连接句子被译出时,往往能够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等有着积极的意义。蒋巧云同学的报告内容丰富、研究工作扎实,在讲解过程中逻辑清晰,其研究是“小题大做”的典范,为同学们提供了学术写作新思路。

(蒋巧云同学作报告)
邓联健教授和袁卓喜教授对三位同学的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刻且细致的点评,并对相关研究成果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邓联健教授在点评中强调了“吃透理论”的重要性,指出理论要与研究紧密结合,从而增强研究的学理性。袁卓喜教授则从学术写作的一般规律出发,强调选题的提出需要回到文献进行论证,并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实用性建议。


(邓联健教授作点评)


(袁卓喜教授作点评)
学术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同学踊跃提问,主讲人就报告内容与参会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细致回答了老师与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经老师们点评后,主讲人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的改进方向,参会同学也在学术研究的选题和方法上有了更多的收获。





(参会同学提问)
活动结束后,老师与同学们在会场合影留念,本期“译坛清音”学术沙龙圆满落幕。

(活动现场合影)
图片:谢媛
文案:谢媛
一审:曹依依 吴佳
二审:苏桐湘
三审:邓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