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研究动态


“好读书”沙龙第六讲 | 经典阅读与科研产出——以威尔斯科幻小说《隐身人》为例   

   

11月1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好读书”沙龙讲座第六讲“经典阅读与科研产出——以威尔斯科幻小说《隐身人》为例”在我院融通报告厅顺利开展。此次活动由曾薇副教授主持,王晓惠副教授主讲,为前来参加活动的老师同学带来了关于《隐形人》一书的深刻解读。

1DC49

(讲座主讲人王晓惠副教授)

《隐形人》是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1897年发表的科幻小说,被视为描写疯狂科学家与社会对立的杰作。首先,王晓惠老师以“什么是经典”一问引入话题。她强调,了解经典作品的价值后才能知道你的阅读是否获得了预期价值。“经典”的文学作品,从观念层面来讲,代表一种追求典范的自觉意识,并相信最高文化等级序列的存在。“经典”具有一种超越性,其价值不会因时空变化而动摇。从物质层面来看,“经典”需要通过具体作品来体现。这些作品具有永恒性和典范性,可以传之后世,发挥教化人心的功能。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转化为伦理价值。

随后王晓惠老师以《隐形人》为例,总结出如何阅读经典作品的经验。要从文学经典中感受到伦理价值,提升自我。如何在阅读前中后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要了解一篇小说或经典著作如何深入构思,可以从写作背景、写作细节以及小说中的伦理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虑。

王晓惠老师就《隐形人》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作品讲述了一位天才科学家格里芬在发明了隐身药水之后,迷失自我最终自我毁灭的故事。为什么格里芬最终变成了一个杀人狂?小说情节所体现的社会问题,就是科研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简单的故事得出复杂的道理是本领,复杂的道理用简单的语言阐述更是本领”,科研就是用简单的语言阐述复杂的道理,是科学的研究。研究对象要具体,研究问题要有价值,研究目的要明确,研究路径要清晰,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发现要客观详实。

(王晓惠副教授讲述中)

最后,王晓惠老师主要讲述“如何进行科研产出”。她认为科研考验的是研究者捕捉问题的洞察力,思考问题的思辨力,解决问题的执行力,呈现问题的表达力。我们要做的是“捕捉问题”,要有抓住问题的能力。只有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思路,找准研究理论,开展研究思辨,才能完成科研产出。科研产出是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在于复述文学作品本身讲了什么。文学类论文的撰写看似作者享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和阐释自由,只要可以自圆其说即可。但对于没有积累的科研新手来说,面对这种“自由”往往感到深深的“不自由”。如何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严谨地、系统地、全面地、深刻地、简练地、科学地、专业地阐述出来,是每个作者在动笔之前面临的困惑和挑战。王晓惠老师以自己的前言、摘要为例,剖析了科研过程中如何将混乱厘清的过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E87E9

 (同学们积极提问)

活动接近尾声,曾薇老师对此次“好读书”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阅读经典,不只是要阅读,还要从文学经典中感受到伦理价值,提升自我。科研产出的过程,就像王晓惠老师所说的,是一条线,我们需要厘清这一条线,同时也要贯穿这一条线。在阵阵掌声中,此次活动落下帷幕。

(参与讲座的师生与王晓惠老师合影)

文/苏琪瑄
图/叶丽洁
审核/黎悦

排版/何怀宇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75周年院庆系列高端学术讲座 下一条:研究生“好读书”沙龙第五讲 | 学问与幸福之道——柏拉图《理想国》读书交流分享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