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系
翻译专业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该专业拥有广西人才小高地——“英语翻译高级人才培养基地”、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英语翻译团队”和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英语口译》;2015年翻译专业获批“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2019年底翻译专业课程《翻译概论》和《语言实习》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翻译专业入选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翻译专业以得分27.2的成绩获评软科A等级,2023年《翻译概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本专业注重师资培养和团队建设,专业教研团队的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方面积淀深厚。
翻译系目前有教师14人,其中包括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学会会长、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原清华大学首批二级教授、现任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教授;广西大学高端引进人才邓联健教授等。目前超过70%的英语系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将近80%具有高级职称,大部分教师同时担任硕士生导师。口译团队赴美国蒙特雷高翻学院深造,承担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智库论坛等大型会议的同声传译任务,林秋明副教授拥有一级口译证书。翻译系科研成果丰富,在文学翻译、外宣翻译、口笔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尤为显着。其中文学翻译、口笔译理论与实践等在国际国内学术界具有影响。翻译系现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西部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罗选民教授的专著《翻译与中国现代性》获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邓联健教授2023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新文科项目立项。
翻译专业秉承“勤恳朴诚”的校训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研究为基、服务为要”的专业办学指导方针,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文教育为本,以基本功训练为先,以翻译技能培养为重”的专业办学思路,依托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等2个专业硕士点,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培养“五有”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熟悉广西民族区域区情和临近国家、周边地区情况,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及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所涉及的经贸、外事及国际交流等领域工作中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翻译专业已与中译出版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级主要外事部门、部分在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翻译公司等签订校外人才培养协议,且每年派出大量师生参与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其系列论坛、南宁国际民歌节等重大外事活动,承担了部分广西举办的国际活动和交流活动的翻译任务,得到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广西和南宁市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校外实习协同育人的形式培养掌握扎实英语功底和翻译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合格翻译专业人才。
翻译系的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在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测试中通过率远超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部分学生通过了CATTI(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口笔译二、三级考试,并在各级各类英语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如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口译大赛(英语)总决赛交替传译团体赛亚军等殊荣。本科生在读期间也有机会出国交流学习和实践,毕业生在出国深造等方面也有突出表现,多人赴世界名校读研深造,如: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英国巴斯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约克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国内“双一流”高校和外语类专业院校如: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院等。翻译系学生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多领域、高级别的国际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从中获得了打磨双语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和增强实践能力的大量机会,并赢得各方认可和赞誉。此外,学生在课余还参加学院组织的翻译社、演讲社、诗歌社、TAG英文报纸工作等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工作。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质量逐年进步,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的口笔译以及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在需要英语特别是翻译人才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并获得所在机构的好评,为地方建设不断作出贡献。